第四百八十六章:金启正的治国之道-《大明:满朝奸臣,你让我登基称帝?》


    第(2/3)页

    自然的,当朱慈烺开始解决问题的那一刻,朝鲜这个地方就不能叫国了,叫行政司。

    金启正只是点点头。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朝鲜也就不是自己的了。

    “我明白了。”

    望着朱慈烺离开,又看着朱慈烺留下来的五千人,金启正的内心涌起了无尽的希望。

    当初和草原牧民合起来的朝鲜,巅峰时刻有十万人。

    可随着打了几场仗之后发现,朝鲜的人口越来越少。

    而且,大量的士兵开始逃跑。

    毕竟,士兵也能看出局势的,他们朝鲜不管跟谁打,那都是打不过。

    本来想要修成养息,也没成功。

    东瀛人时不时的来这里祸害一下,沙俄人也来祸害一下。

    现在,朝鲜境内只有四万多的士兵。

    这四万多人,还分在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将军手里,每个人都想拥兵自重,他们也没办法联合起来。

    不过,哪怕他们拥有四万人,在不确定能够联合的情况下,大明的五千人他们都不敢对付。

    大明到底有多强大就不用赘述了,反正这群人根本不是对手。

    金启正也算是有手段,得到这五千人之后,立即开始着手整顿朝鲜。

    朱慈烺在离开之前告诉过他,首先,于民有利,他就能把所有人整顿到自己手里。

    于是,金启正开始对朝鲜的所有普通百姓,下达了薄傜轻税政策,同时,把朱慈烺留下来的土豆以及番薯,也无偿的送给了百姓,让他们开始种植。

    短短三个月,本来千疮百孔的朝鲜,顿时就缓了过来。

    朝鲜的国库开始充盈起来,这段时间,各路的将军似乎都开始憋不住火了。

    有人还是有野心的,金启正也发现了。

    于是他开始招揽,从中挑拨,希望能够让有些人靠拢他。

    这种手段非常好,也有些几千人的小将军,他觉的在这群大将军的手里,自己就是一个马前卒,被牺牲的存在。

    他们不愿意被牺牲,那么来到金启正的阵营里,就是最稳妥的选择。

    毕竟,金启正这里才是正宗。

    不过,金启正还是不会随便信任他们。

    朱慈烺留下来的人里,有一半是天雄军,他们装备精良,而且知道怎么训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