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开辟核心根据地-《重生芯工帝国》


    第(2/3)页

    有着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虽然当下以雅达利2600为代表的家用游戏主机的硬件配置都不怎么高,其中央处理器甚至可以说是一线淘汰下来的产品,可这样的情形并不会长久下去。

    随着玩家对高质量游戏的期待,家用游戏主机厂商之间激烈的竞争,为了能够让玩家有更好、更极致的游戏体验,家用游戏主机势必会像个人PC一样用上最好硬件,而不是如现在的雅达利2600一样内置一些一线淘汰下来处理器等硬件。

    而到了这等情况下,高文在与其它家用游戏厂商竞争的过程中,势必要受制于国内相对落后的半导体产业,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所以高文从一开始,就给了自家正在不断壮大中的家用游戏主机业务一个清晰的定位。那就是这一板块始终只能作为自己的外围根据地存在,既充当着自己向外扩张的急先锋,也充当着抵御外敌的第一防线。

    在这样的定位下,想要获得一块完全为自己所掌握的核心根据地,高文也只能在对计算机硬件要求相对不高的工业领域谋求播下自己的星星之火,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根据地。

    这么一想,他不由地想到了工业智能化中最为关键的一环——PLC。

    PLC,也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Richard E.Morley于1968年发明的自动化设备。其核心设计思想是使用软件编程代替硬连线继电器控制来建程序控制系统。同年,通用汽车公司制定了PLC的设计标准。自此PLC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20世纪70年代是PLC的崛起期。自罗克韦尔自动化于1977年首次提出基于8位微处理器的PLC以来,许多制造商纷纷效仿并生产基于8位微处理器的PLC产品,如Intel8080和Zilog的Z80。

    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以及PC的应用,PLC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Athani设计的基于8位微处理器8085的PLC,它具有手动编程器和CRT显示终端,程序段可以显示在CRT上。

    而到了后来的九十年代,随着PLC国际标准IEC61131的正式颁布,PLC技术进入了第三个发展时期。这时的PLC开始在系统结构上从传统的单机到多处理器的发展,在控制系统配置上从独立控制系统到分布式和远程控制系统的开发;在编程语言中,倾向于多样化和相互转化。除自动化生产线以外,还开发了基于PLC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灵活多变制造系统(FMS)、安全联锁保护(ESD)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等,以提高PLC在各方面的应用范围和水平。

    若要做一个比较,那么成熟的工控PLC可以说是与数控CNC并驾齐驱的存在。

    CNC就像少林派,有本派的72绝技,每练一项都要穷尽毕生精力去练习。而PLC更像道家的内功,各种呼吸吐纳的法门,内功深厚才能将武功施展的淋漓极致。
    第(2/3)页